校友之家

首页

喜报 | 地科院在第十八届天津松正“挑战杯”校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025-04-28

       近日,第十八届天津松正“挑战杯”天津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选结果公示,地科院报送的作品获得优异成绩。其中,陈伟副教授指导,地科院本科生花博然、杨睿、李子赫、刘毅凡负责的《天津市鸟类生态格局与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研究》荣获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特等奖;地科院郑旺教授和张永根副教授联合指导,地科院本科生乔煜翔、吴杰祥、许勇卿、宋明阳、李航、张瀚予、季明艺、张朝辉负责的《大石河流域地表水化学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基于常规参数与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的综合解析》、地科院郑旺教授指导,地科院本科生熊紫嫣、张曦月、王信苹、刘常娟负责的《天津滨海湿地汞来源的同位素示踪》、地科院郑旺教授和李晓东教授联合指导,地科院本科生孙伊瞳、杨嘉怡、刘晓旭、马歆喆、张耀元、龙邦祎、李书恒、刘宝骏负责的《多角度耦合分析揭示大石河流域地表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地科院孙少波副研究员指导,地科院本科生杨昌定负责的《基于GEE平台的京津冀地表水时空特征分析》均荣获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三等奖,学院总体获奖数量和级别均取得突破。

《天津市鸟类生态格局与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研究》

       本项目聚焦天津市鸟类生态格局与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结合公民科学观鸟记录、野外调查与环境大数据,采用MaxEnt模型、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系统评估鸟类多样性空间分布、生境胁迫与生态连通性。研究揭示天津鸟类呈现显著的城乡梯度格局,城市绿地和滨海湿地为多样性热点区。项目构建了生境风险指数和生态网络,识别高风险区和关键生态廊道,提出优化城市绿地结构、构建东西向生态通道等建议,助力建设“鸟类友好型城市”。

《天津滨海湿地汞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本项目旨在理解该区域生态系统中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有助于建立更为准确的全球和区域汞循环模型。尤其在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本项目将着眼于评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滨海湿地汞污染的风险与汞的源汇关系变化,为制定有效的汞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汞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风险。

《基于GEE平台的京津冀地表水时空特征分析》

       本项目在 1990 至 2020 年间,利用 GEE 平台对京津冀区域的关键地表水体类型进行了时空分布的深入分析。本研究选取了白洋淀、密云水库和于桥水库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多种光谱水体指数(包括 NDWI、MNDWI、AWEI、MBWI 和 WI2015)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一对比,我们筛选出了最适合京津冀地区进行水体信息识别的最优指数,并将其应用于 GEE 平台上,进一步探究了该地区地表水体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MBWI 指数在阈值稳定性和实用性方面表现突出,是京津冀地表水监测和长期序列分析的理想选择。从 1990 年到 2020 年,实验区域的地表水面积呈现出多样化的变化趋势。本研究的发现为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准确的科学数据和客观的参考依据。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之一。

相关链接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办公网 天津大学教务处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大学图书馆